close

這是JC的第一篇生活觀察,這篇主要探討的社會議題是社會對於女性的月經的評價。為什麼會針對這問題進行討論呢? 前陣子在網路上有篇關於一名26歲的英國女性 Kiran Grandhi 在月事來時堅持不用衛生棉跑完26英里的馬拉松賽程,當然由於Grandhi堅持不用衛生棉,所以經血當然滲透到她的褲子,並且留下明顯的血漬,更引起在場民眾與媒體的目光以及輿論。Grandhi表示她希望透過這樣的行動表達社會中對於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這件事在網路上當然也引發正反兩面的討論。

在開始之前首先必須探討社會對於經血的定義與它被賦予什麼樣的社會評價。20世紀著名的女性主義的法國學者 Simon de Bouvior (西蒙波娃) 就曾在第二性這本著作中提到在過去傳統的社會中女性的經期往往被社會視為是不乾淨的、不吉利的,因此在女性月事來時便會加以禁止她們的行動,例如不可以外出、不可以洗澡等等。波娃也提到每個月一次的月經帶給女性無比的痛苦與折磨,月經會使女性衰落,讓生命消逝,因此讓女性變得越來越脆弱。對於女性而言月經就像是一種詛咒,但女性卻必須到40、50歲之後才能擺脫這樣的詛咒...  同樣的Grandhi在自己的部落格也提到這個社會建立一種月經羞辱 (period-shaming) 的標準,這個論點我認為與波娃在第二性裡面的論述其實頗為相像,社會將月經視為不乾淨、受到詛咒的象徵,因此將月經貼上一種不乾淨的標籤,要女性也認為月經是不乾淨的。

回到這件事情最初的訴求 - 性別不平等與女性的衛生問題來看,女性的月經造成了什麼樣的不平等呢? 雖然JC不是女性,但從小周遭女性朋友非常多,大家對於月經的稱呼其實也是非常多,例如"大姨媽" (這大概是最常聽到的稱呼吧)、"好朋友"或者會說"我那個來..."。這些稱呼或許可以視為為了限制女性的觀念而設定的不同的符號 (symbol),這些符號並非沒有力量,相反的它們的形成背後代表著長久以來社會對於月經這件事情的閃躲 - 我們要避免在公開場合提到這個字眼,因為它是不乾淨的。換句話說這些符號其實是長久以來社會共識下的產物。不過我們不禁懷疑或許這是否是長久以來基於男性觀點對於月經的看法?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男性並非總是處在優勢地位,在過去青銅器時代尚未開始前,或者說在更遠古以前的時代,當人們還只相信著神靈與大自然時,其實男性對於女性的生育能力是帶著敬佩的態度,因為當時女性能孕育新生命,但男性則不行。孕育新生這件事情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是極為神聖的,其中也包含因為人類對於生理構造的不了解。而隨著時間演變,人類經歷青銅器時代以及工業革命等等重大的歷史時刻 (這些時間主要重大的影響在於生產方式的改變),生產型態從男女共同產出的階段變成男性獨大 (尤其器具發明與男性過人的體力讓男性處在上風),也連帶影響並改變在家庭分工、家庭主導權、財產權等等的發展逐漸變成男性有較多的主導權,這些主導權的性質似乎也趨向主動。

對於女性來說月經代表何種意義? 是具備孕育新生的能力的準備? 還是只是一種詛咒,並且消耗每位女性的生命,陷她們為危險之中? 我覺得Grandhi 的這項舉動或許想說明月經並非如一般觀點那樣是不可告人的、是不乾淨的。因此月經在Grandhi的行為或許被賦予一種新的符號與意義 - 它並非不可告人的,並作為一種理念挑戰我們的思維。

參考資料: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810/547963.htm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811/667252/

http://www.mirror.co.uk/news/uk-news/kiran-gandhi-woman-who-ran-6228216

第二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lin19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